close

看不到的更危險,你的內臟該減肥嗎?

不可不知的危險警訊!

產後瘦身-2.jpg  據研究顯示,有內臟脂肪型肥胖的人,糖尿病的發病率是一般人的7~9倍,心肌梗塞、中風的致死率更高達3倍。醫界警告,在內臟脂肪型肥胖引發「代謝症候群」,甚至「動脈硬化」之前,應積積做飲食、生活運動健康促進,並定期做健康檢查。千萬不宜放任不管,引發無法挽回的終身性疾病或致命性的疾病。


 

 

內臟脂肪囤積的隱性肥胖是萬惡淵藪!

「內臟脂肪」是指包圍在內臟四週的脂肪,你每天吃進身體的熱量,若超過你所需消耗的熱量,這些多餘的熱量,就會轉變成脂肪形態儲存在你內臟四周;一般人內臟脂肪囤積的關鍵在於基礎代謝,基礎代謝的多寡決定內臟脂肪的量。身體基礎代謝率低,若仍是吃太多、吃太油、運動量不足,攝取的熱量超過消耗的熱量,多餘的熱量就會轉成脂肪囤積在體內,形成內臟脂肪。到了中年後,因為基礎代謝率大幅下降促使內臟脂肪囤積,這也說明為何大腹公、大腹婆大多是歐巴桑、歐里桑了。

 

你的內臟脂肪肥胖嗎?

 

過去一直是用「體重」來管理健康,接著有「BMI、體脂肪」指數登場;近年來,醫學更深入用「內臟脂肪」堆積情形來評測健康。

 

「內臟脂肪程度」是在推算將人體由腹部橫向切開時,其內臟脂肪的面積佔整個身體斷面的比例,其標準內臟脂肪程度通常為1~9,如果「內臟脂肪程度」超過10()以上,身體易罹患疾病(如高血壓、糖尿病、高血脂症等等)

 

內臟脂肪指數的判定
標準 19 (建議→男: 女:3)
稍微過量1014
過量 15以上

 

測量內臟脂肪介紹一個簡單的計算方法,可判斷自己是否是內臟脂肪型肥胖,請各位試試看。腰圍測量以肚臍位置為準。計算結果男性腰臀比0.9以上、女性0.8以上屬於內臟脂肪型肥胖的可能性很大,得到生活習慣病的機率比一般人高。

 

輕鬆自我檢測方法,捏起腹部贅肉;略微挺出腹部,試著捏起肚臍旁邊的肉,捏起部分的厚度若超出2cm,表示腹內囤積的是皮下脂肪,相反的,覺得捏不太起來的人就是隱性肥胖,亦即很可能是內臟脂肪型肥胖。

內臟脂肪比皮下脂肪更加可怕!

 

 人體的體脂肪主要分內臟脂肪及皮下脂肪二大類,不論一個人外形胖瘦,體內都有可能囤積脂肪的危險,不要以為身材苗條大可放心,因為也可能埋藏著內臟脂肪的危機。你應該了解自己有沒有內臟脂肪危機?肥胖是屬於「內臟脂肪型肥胖」還是「皮下脂肪型肥胖」?及早知道自己的身體是否處於危險境界及早預防。

 

既然內臟脂肪堆積會對健康引發如此多的危害,那麼,我們應該如何抑制和減少呢?均衡飲食、適量運動、保持“收支平衡",是日常生活中避免內臟油脂堆積的最基本方法。

 

 

居家瘦身操:每天執行一次

l  瘦腰:站立,雙手向上高舉,雙腳與肩同寬,腰往左右側彎,停留10秒,各20下。

l  瘦小腹:躺在地板或床上,雙手平放身體兩側,利用腹肌力量將雙腿往上抬高至腹部感覺酸軟,停留10秒,20下。

l  提臀:跪在地板或床上,雙手彎曲置於地板上,雙腿伸直交替向後向上抬,停留3~5秒,各20下。

l  瘦大腿:側臥在地板或床上,一手支稱身體,大腿打直向上台高至大腿內側感覺酸軟,停留3~5秒,各20下。

l  瘦小腿:躺在地板或床上,雙手平放身體兩側,雙腿交替做踩腳踏車,20下。

l  瘦全身:躺在地板或床上,雙手緊扣至於腦後,雙腿與雙手交替做仰臥起坐,20下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↖☆詳情請洽台中晶仕美診所:04-2706-0988☆↗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晶仕美 的頭像
    晶仕美

    台中飛梭雷射|晶仕美診所

    晶仕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